从傻小子到真英雄的郭靖

作者:转载发布时间:2011-03-06

郭靖在射雕中一直是傻傻的形像,却问出“为什么学武功?”“我是谁?”这样好像只该聪明人才问的问题,似乎与郭靖的形像不统一。然而我认为只有问出了这样的问题,郭靖才可能从无知晚辈一跃成为真正英雄。

武功之道就象学问一样,虽有许多的老师,然而各人之间的作用却是不同的。江南七怪就是小学教师,教的都是基本功,洪七公是中学教师,传授方法上已经知道教给和郭靖智力相通的武功,同时武功的层次和难度又高了一些。欧阳锋才是教授级的人物,让郭靖自己琢磨思考,然後二人再交手验证。记得以前有一篇林语堂的随记,牛津(或剑桥)里面的教授

教人之道就是把学生叫到房间点上一支雪茄问问题,十几次之後,二人可以互相对答,学生不再怕雪茄浓烟,也就可以毕业了。本来学问之道,立之不如破之”,出师一词就是要能从老师的影子里出来。

金庸写郭靖和欧阳锋两人交手时,仅写了二人在武功上的切磋,没有写二人在思想上是否有对话,欧阳锋是否曾经试图改变郭靖的世界观。如果二人在道德思维上另有斗争,那么郭靖成为英雄,欧阳锋就要居首功了。郭靖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来自他母亲、江南七怪、成吉思汗、王重阳、洪七公等人,这些都是被他当成金科玉律地遵守,从来没有怀疑或者没敢怀疑。直到这一天,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黄蓉和他母亲都死了,他才开始怀疑这所有的一切,他觉得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逍遥在人间,这直接导致郭靖考虑“学武功何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是洪七公的那段说教能就能简单解决的,而是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琢磨,逐渐加深对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的理解。如果欧阳锋曾和郭靖在思想上有冲突,欧阳锋就是郭靖开始思考的启蒙之人了。

古人曰:“我思故我在”,从华山下来後的郭靖完成了从自卑的傻小子到自我意识的真英雄的转变,具体至少表现在两件事上。第一件事:他和黄蓉去暗杀拖雷,当成吉思汗下令撤军时,他从暗地跳了出来,与拖雷见面并直述别後之情。前一天二人才战场相见,而且刚□还有杀人之意,郭靖能无愧地跳出来,真有英雄的宽广胸襟。这一跳出来,就直认有杀人

之意,而且明白拖雷不会怪他,而且更明白告诉拖雷他不羞愧要杀人。唯英雄能本色,我自己在当时情景也会先离开,再另外找时间和拖雷见面,直到这时郭靖这样真正英雄的气概才让我佩服。

另一次自然是他与成吉思汗谈论英雄人物,郭靖举例人死後都是一方黄土,何必多方征杀。成吉思汗不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讲了,前面丘处机也劝过一次,成吉思汗置之不理。这次郭靖之言,他却听了进去,内心挣扎不已。成吉思汗似乎有一种识人的本能,他感到了郭靖的想法是多年人生的肺腑感触之言,而不是丘处机那般的照书念经。丘处机所讲的那些话,

连他自己也没有相信吧,他自以为是、争强好胜、嗜杀成性的行为,一点也不是他口中:“天道无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夫美之者,是乐杀也”,无怪乎成吉思汗对他不看重。成吉思汗临死前念者“英雄”二字,确实对郭靖十分尊重了。

三国、水浒等作品的英雄都是一出场就声名久闻了,如同天龙八部中出来的萧峰一样。唯有射雕却是讲郭靖这位不是英雄的凡夫如何成为英雄的,题材和立意上颇有一些新意,再加上情节的紧凑安排,作者在中文上的极深造诣,无怪乎此文一出,金庸就成为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了。